全民健身是目前新時代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,更多人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活動中去。常見的健身內容就是跑步了,迎合新時代的發(fā)展,誕生了塑膠跑道,給喜歡鍛煉身體的人民創(chuàng)造更好的鍛煉環(huán)境,那么塑膠跑道發(fā)展怎么樣呢?
1961年美國明尼蘇達采礦制造公司(即3M公司)用聚氨酯材料鋪設了一條200m的賽馬跑道。1963年又鋪了一條用于體育田徑場的運動跑道,稱之塑膠跑道。塑膠跑道的誕生使得當時的運動員取得了優(yōu)異的成績,因此,體育界認為聚氨酯塑膠跑道是運動設施技術進步的標志之一。至此以來,聚氨酯塑膠跑道是六十年代中期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體育設施。
圖片來源:百度百科
20世紀60年代,在德、美、日等地,聚氨酯澆注膠、聚氨酯熱塑膠、聚氨酯泡沫塑料、聚氨酯鋪裝材料、聚氨酯涂料等相繼形成產業(yè)化生產。聚氮酯合成材料向多品種、系列化發(fā)展。合成聚氨酯的反應是氫轉移的逐步聚合反應,這給室溫硫化聚氨酯鋪面材一定的時間進行鋪面成型工作,使得鋪面材鋪設得密實、平整和達到要求的傾斜度,且美觀大方。
1965年德國正式生產鋪設塑膠跑道。
1967年在加拿大召開的泛美運動會上開始采用塑膠跑道。
1968年,在墨西哥召開的1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,聚氨酯塑膠跑道被正式采用,由于其具有彈性好,強度高,耐磨防滑,色彩鮮艷,具有良好的田徑運動使用性能,從此奧委會和各項運動專業(yè)委員會都正式把塑膠跑道定為體育比賽必備的設施。在這種情況下,各國競相鋪設。日本、意大利、英國、法國、美國、瑞士、瑞典相繼生產和鋪設了聚氨酯塑膠跑道。
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,聚氨酯的品種和牌號已超過300個,其中RIM系列品種、水性聚氨酯、高彈性聚氨酯泡沫塑料、單組分涂料、聚氨醋粉沫涂料、聚氨醋鋪面材料、聚氨酯防水材料、聚氨酯卷材和地板材、聚氨酯嵌縫材料和地板磚等系列,都以新的面貌爭相出現。
據了解,近幾十年來,隨著各國運動員競技水平和競賽成績的不斷提高,競賽激烈程度不斷加大,對有利于提高競賽成績的塑膠跑道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、越來越嚴格。我國應用塑膠跑道的起步較遲,1979年9月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開始采用聚氨酯塑膠跑道,除此以外,95%以上的運動場跑道仍舊是煤渣跑道。煤渣跑道沒有彈性,蹬力反沖小,附著力也小,既不利于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和競賽水平發(fā)揮,又易造成體育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
圖片來源:百度百科
到1998年全國塑膠跑道的原料生產廠家已有30多家,原料產量5000噸。2002年全國各地產量共130萬噸,我國2002年產量不到4萬噸,而消耗約22萬噸,絕大部分靠進口。
2007年后,隨著體育運動的發(fā)展,田聯明確規(guī)定:“凡舉辦奧運會、田聯承認的各項比賽,只準在標準的人工合成跑道上舉行。”體育總局規(guī)定:“運動場至少10年要翻新一次”,全國運動場地面臨更新換代的階段。
2008年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后,塑膠跑道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在發(fā)展。
直至現在各個廠家也還在不斷推陳出新,川粵體育也再致力于推出更好更便宜的塑膠跑道材料。